本文作者:乔瑾

龙舟竞渡诗香浓——细数那些流传千古的端午诗词

乔瑾 09-26 200
龙舟竞渡诗香浓——细数那些流传千古的端午诗词摘要: “菖裹香糯,粽叶青青,龙舟争渡水涟漪,举国同庆端阳日,一曲楚辞荡气回肠,” ——这便是我们印象中端午节最真实的写照,每当端午佳节临近,屈原、龙舟、粽子这些关键词又开始萦绕在我们的脑...

“菖裹香糯,粽叶青青,龙舟争渡水涟漪,举国同庆端阳日,一曲楚辞荡气回肠。” ——这便是我们印象中端午节最真实的写照,每当端午佳节临近,屈原、龙舟、粽子这些关键词又开始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之中,成为炎炎夏日里的一抹亮色,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,端午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千百年来,一代代文人骚客挥毫泼墨,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,抒发着对这个节日的独特情感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的海洋,感受古人笔下端午节的独特韵味吧!

【《端午》唐·文秀】

“节分端午自谁言?万古传闻为屈原,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”

这首五言绝句语言简洁明快,寥寥数语便点出端午节的来历。“堪笑”二字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江水以人的情感,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屈原忠而被谤、信而见疑悲惨遭遇的同情与激愤。

【《乙卯重五》宋·陆游】

“重五山村好,榴花忽已繁,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,旧俗方储药,羸躯亦点丹,日斜吾事毕,一笑向杯盘。”

龙舟竞渡诗香浓——细数那些流传千古的端午诗词

全诗以山村端午风俗为着眼点,描绘出一幅热闹祥和的乡村生活画面,首联描写山村端午时节榴花繁茂盛开,一片生机盎然景象;颔联选取粽子、艾草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节令物象,用“分两髻”“著危冠”的拟人手法,将静物写活;颈联叙述乡民沿袭旧俗,通过储药、点丹等仪式表达祛病避邪的美好愿望;尾联则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,在繁忙一天后准备畅饮一番。

【《午日观竞渡》明·边贡】

“共骇群龙水上游,不知原是木兰舟,云旗猎猎翻青汉,雷鼓嘈嘈殷碧流,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留,江亭暇日堪高会,醉讽离骚不解愁。”

诗人以观赏赛龙舟为切入点,生动再现了这一传统习俗的魅力,开篇以“群龙”比喻龙舟,不仅突出其气势磅礴,还暗合端午民俗以龙驱邪的意蕴,中间两联从视觉、听觉角度入手,将读者带入紧张激烈的竞赛现场,末两句由景入情,抒发诗人对屈原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缅怀之情。

【《浣溪沙·端午》宋·苏轼】

“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,流香涨腻满晴川,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,佳人相见一千年。”

龙舟竞渡诗香浓——细数那些流传千古的端午诗词

词人借女子视角描绘端午佳节盛况,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氛围,上阕写出浴兰汤情景,“轻汗”“浴芳兰”“流香涨腻”等词句细腻刻画出贵族女性沐浴时的娇羞姿态和奢靡场景;下阕聚焦于佳节装扮细节,以“彩线”“小符”等饰物烘托出浓厚节日气氛,并以此寄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。

【《满江红·端阳前作》当代·徐书信】

“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常留,何须于越学龙舟,忠贞如不灭,岁月复千秋……”

此词紧扣纪念屈原主题,表达了对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矢志不渝精神品格深深敬仰之情,在继承前人创作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,使作品呈现出鲜明时代特征。

上述诗词只是无数描绘端午节盛况篇章中的冰山一角,它们不仅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庆祝该节日独特方式,更重要的是寄托着华夏儿女们对于家国安康、团圆幸福等永恒主题共同期盼和追求,在这个传统佳节来临之际,不妨让我们放慢脚步,细细品味这些优美诗句背后蕴含深厚文化内涵,从而更加深刻领悟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处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